祈心

回忆回不去了,一起到更远的未来吧!

《放牛班的春天》观后感


前一阵子,偶然看了一部法国电影《放牛班的春天》。


这个名字……真的给人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。


在看电影之前我没有看过关于该作品的任何影评,也没有听过谁的推荐。之所以对它有点兴趣,纯粹是因为我以前在找好听的法语歌曲时,看到有人推荐这个名字下的歌。(虽然我连哪首歌也没有印象了)


点开这部电影,纯属偶然吧。


当然,过去一些模糊的记忆在此刻的贡献是很大的。要不然,仅仅是看到译名我就会将这部作品弃了。


放牛班的春天?“放牛班”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。这个词汇在我接触过的所有文化中,比较陌生。


“放牛”我倒是熟悉。牧童放牛对不对?至于春天,这个词简直不要太熟悉。


《放牛班的春天》?这怎么看都不算是一个有品味的名字吧。当然,这是个人看法。


上网查了一下后,有说“放牛班”是被忽略的班级的意思。那后面的春天,应该就是指他们受到了重视。有说这个名字翻译得很好的。


翻译得好不好我不发表意见。不过,这个翻译还真是一点吸引力也没有。如果我是在没有任何关于这部电影的信息前看到这个名字的话,我一定不会对它感兴趣,就好像某部国漫一样。


《勇者大冒险》是一部不错的国产3D动画。我很早前就在网站上看到过这部动画的更新信息了,却从未想过要去看,直到某次无意中点开了视频。在追勇漫的那段时间,我曾经无数次想吐槽这个low到极点的名字。(名字像儿童向的作品)


《放牛班的春天》的原名是《Les Choristes》,直译是合唱团成员的意思。Choriste是合唱队队员,合唱团团员的意思。这里用了复数。Les是定冠词,据说作用相当于英语的The。(本人不懂法语,就不在这里讨论法语语法了)


《Les Choristes》的英文译名是《The Choir Boys》。Choir翻译成中文是教堂的唱诗班;唱诗队;公开表演的合唱团。嗯。这个名字就直接得多了。个人觉得这个名字除了在含义上和法语原名相近外,还隐约透露出了电影的内容——歌曲的含义。故事中的主角,音乐家马修的乐普的名字就是《万福玛利亚》。不论是从被翻译过来的曲谱的名字上看,还是歌曲的风格和歌词上看,它们都是很适合教堂唱诗班合唱的类型。《The Choir Boys》翻译成中文就是《唱诗班的男孩》。嗯,全员都是男孩子。没有一个女孩。


《放牛班的春天》是一部音乐电影,和音乐剧《音乐之声》算是一个类型的,和歌剧相似,但不是一类型。既然是音乐电影,故事固然重要,音乐也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。我们不能否定,有些人看影视作品,他们不仅是看故事,更是来听音乐的。《放牛班的春天》作为罕见的以儿童合唱团为卖点的音乐电影,我完全不明白那些觉得中文译名很好很有涵义,从而赞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说中国的译名比法语原名还要合适的人是怎么想的。


《Les Choristes》可不是那种单纯地说一个故事的普通电影啊,连对表达主题有很大意义的合唱歌曲(好几首)都没有体现出来的一个译名,到底有哪里比原名好了?


综上所述,我在下面将会开始用英文译名说下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看法。(英语比法语有亲切感)


《The Choir Boys》的确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,建议感兴趣的亲们去看下,尤其是那些喜欢听音乐(合唱)和喜欢童声的亲们。


注意:以下内容涉及剧透。


其实,我刚开始看时,以为《The Choir Boys》只是个普通电影。因为就前面几分钟的内容来看,的确是这样。抛开前面的一小段正述,后面的插述才是整部电影的重点。故事从一位中年大叔马修来到一个叫塘底的学校开始。后来,我之所以意识到这是一部音乐电影,是因为里面的歌曲太多了!WW电影剧情的安排,故事的述说,适当时刻音乐的插入,和以前看过的《音乐之声》很像。于是,我想,自己这次应该是追了一部音乐剧。因为个人特别喜欢这类有很多动听歌曲的电影。所以,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。


在写这篇读后感前,我稍微翻了一下B站某些做影评的视频,发现留言区大家都在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,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多么的重要。没有坏孩子,孩子需要的只是大人们的正确引导。


这些也没有错,这是电影表达的其中一个主题。不过,我想说,还不仅这样。


作为学监的马修拯救了孩子们。没错。但是,马修和孩子们之间,并不是简单的救赎者和被救赎者的关系。马修和他的学生们是相互救赎了!他们相互成全了对方。


——多年来在各个地方遭遇失败以后,我确信了最糟糕的还在后面。这是一所专为问题青少年矫正教育而设计的寄宿学校,至少对外是如此宣称的。塘底,连学校的名字看起来都是为我量身打造的。


上面的台词是马修刚来到学校时的内心想法。


像马修想的一样,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,除了一个负责打杂的老先生马克桑斯外,其他人谁也没有给过他什么好脸色。校长对他态度很差。那些顽劣的孩子更是。他还亲眼目睹了马克桑斯掉进了某个孩子的陷阱,额头被砸伤,血流满脸的情景。当我看到那一幕时,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:……这里的孩子是恶魔么?


后面,哈杉校长的做法也让我了解到,这个校长不是吃素的,不近人情,严厉,冷漠。


——第一天就累到筋疲力尽,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里。哈杉令我害怕。这栋房子也是。连这些孩子也令我害怕。


马修第一天写日记的感悟,和我内心的想法差不多。我也觉得这个地方很坑爹。


马修在给孩子们上课的第一天就被捉弄了,先是脚被陷阱绊倒,后面连他最重视的一个皮包也被捣蛋出了名的孩子抢了过去。马修想要追回自己的皮包。孩子们却玩起了抛球游戏。这时,校长进来了。校长本来想惩罚那个搞事情的孩子。马修却为了孩子说好话,让孩子不受责备。后来,校长离开了。


马修从那个离职的老师那里得到信息,知道这个班出名会搞事情的孩子是哪两个,同时,他也知道那个让老先生受伤的孩子是谁。马修让那个被称为“天使的脸孔,恶魔的心灵”的孩子莫朗杰代替他管理班级,然后带着砸伤老师的孩子勒盖莱克去见校长。


之前校长让大家集合时,没有一个人肯出来认错,也没有一个人供出主犯,校长便下令了要将全部的学生都进行监禁,轮流,每人监禁6个小时。为了替第一个被监禁的学生洗脱嫌疑,也为了其他的无辜学生不受牵连,马修决定将主犯交给校长处置。男孩一直在跟马修认错道歉,希望马修放过他。马修本来是不答应的。两人却在办公室门外听见校长在里面对某学生实施教育(一边打,一边骂)。马修决定放过男孩。前提是男孩要去照顾老先生,直到老先生的伤势完全好。


后面,三个男孩趁马修不在时,撬开马修房间的柜子的锁,拿走了马修的皮包。这个是故事的重要转折。马修在课堂上一直很着急想拿回的皮包里,装着的不是什么贵重东西,也不是什么私人物品(儿童不宜之类的),而是厚厚的一叠乐谱。乐普的名字是万福玛利亚,作曲家是克莱蒙·马修。


马修是一个中年大叔。个人不太会看人的年龄。保守估计应该有四十八左右吧?或者更大?


他的外貌特点是身材很壮,有些肥,头顶的头发很少。孩子们第一天就给他取了一个绰号,秃头。后来,看过马修的乐普的三个孩子在宿舍中一起唱歌(孩子们都是睡在一个大房间中的)。孩子们以马修的秃头为题材,根据他的乐普编出了一首小曲。他们一边在宿舍中打闹,一边唱着取笑马修的歌。


马修撞见了他们打闹的情景,也捉到了那个吹着口琴,唱着歌的男孩。他是偷马修乐普的其中一个孩子。不过,马修并没有生气,反而为自己的曲子有人在哼而觉得高兴,为得知孩子们中有几个人唱歌特别好听觉得欣慰。于是,曾经决定永远不再碰乐普的马修决定开始教孩子们唱歌。(真的打算放弃音乐何必一直珍藏着乐普?)


一开始,马修与孩子们的课程进行得并不顺利。后来,马修的确用自己的耐心,善心和爱心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和尊重。


要说《The Choir Boys》中,哪一个孩子最引人注目,最让人觉得惊艳。毫无疑问,这个人是莫朗杰。莫朗杰的特点是,样貌好看,话很少,声音很好听。


莫朗杰是所有的孩子中,最主动练习唱歌的人。在马修开始教孩子们唱歌时,莫朗杰因为得罪了校长而被监禁了一段时间,后来,他又被校长惩罚,打扫公共卫生一个月。在这一段期间,马修根本没有办法,也没有时间教莫朗杰唱歌。一天,莫朗杰在教室外打扫卫生,听见了教室中传出了很美的歌声,于是,他被吸引住了。他悄悄地走到门边,看着里面的同学们,他们在唱歌。


往后,莫朗杰经常于课程后自己一个人进入教室中练习唱歌。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真的很喜欢唱歌。然而,他的性格却非常别扭。当某次他监禁结束后,马修邀请他加入合唱团时,他态度恶劣地拒绝了。


除了莫朗杰后,还有几个孩子的戏份都比较多,算是有点重要的配角吧。其实,大人们的戏份更多。马修,校长,其他二位老师都是比较重要的角色。还有,莫朗杰的妈妈,一位很爱儿子的单身母亲。同时,她还是马修一见钟情的对象。不过,在这篇文中,我想说的还是孩子们和他们的老师马修。


老师也是人。每个人的心中,总会有某些特别的存在。不会所有人在某个人的心中的分量都是一样的。


个人觉得作为老师的马修最喜欢的学生有两个。一个是莫朗杰。这个孩子的声音简直是上帝的杰作。马修作为一名老师的同时,也是一名失意的音乐人。即使后面他没有喜欢上莫朗杰的母亲,他还是会单独为莫朗杰进行特别培训,还是会推荐他去里昂音乐学院。另一个是小可爱佩皮诺。这个孩子大概是所有孩子中年龄最小的(身高)。可爱的外表,乖巧的个性,悲惨的身世,无论是哪一点,都足以让他引人注目。集这三点于一身,佩皮诺注定会得到马修的特殊关注。


还有一个孩子是全剧中破坏力最强的,也是性格扭曲最严重的,叫蒙丹。蒙丹是在剧情进展中期开始露脸的角色。从其它教养院被转移到塘底。校长将他扔到了马修的班级。


通篇看下来,整个故事的节奏都很好,人物刻画也很细腻。马修在最后虽然离开了(被校长辞退),但是他改变了孩子们。我相信他们都不会忘了对方。


如果说马修心里有遗憾,会觉得内疚的话,我觉得只会对一个人有这种想法,就是蒙丹。马修改变了他班上的所有孩子,除了插班生蒙丹。当所有人都在怀疑蒙丹时,马修没有站出来为蒙丹说话。其实,马修当时应该也是怀疑蒙丹的。我也是。这个孩子过去的所作所为的确给了人很不好的印象。知道他是无辜时,我也很意外。


《The Choir Boys》的整个故事基调不悲不喜,里面有治愈,有励志,有无奈,有感动。故事的结局是马修带着佩皮诺离开;校长被老师们联合揭发,最终被撤职;莫朗杰被母亲接走,去音乐学院上学;蒙丹被送回原来的教养所。


其实,在校长办公室失窃之前,我以为故事的结局会更完美点的。说不定蒙丹和校长在众人的影响下,也会改变,变得没有那么极端,做事不再那么偏激。很遗憾,最后他们两人还是没有改变。也许,他们曾经受到了马修和学生们的影响,心态上产生了些许变化。但是,这个些许的程度太低,被后面的矛盾和冲突所粉碎了。不过,世事大概都是这样,很难尽善尽美,总会留有些遗憾。


我要说的就到这里了。


下面,说些题外话。(不算题外吧?)


第一次听莫朗杰小天使唱歌时真的被惊艳到了。想着,怎么会有长得那么好看唱歌也那么好听的孩子?当然,整部电影中的合唱都是很好听的。优美的旋律,清澈的童声,说是天籁之音真的不为过。电影中的所有歌曲都是由圣马可儿童合唱团唱的。据说,导演希望找一位真正的唱诗班的男孩来演绎莫朗杰。为此,他和制片人寻遍了整个法国。


噢!怪不得我觉得小天使唱歌那么好听。原来人家本来就是专业的,还是合唱团的主唱!


在此,向没有看过《The Choir Boys》的亲们安利这部非常良心的作品。同时,向喜欢听音乐的亲们安利一下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Les Petits Chanteurs de Saint-Marc。另外,英国合唱团Libera也是lof主的所爱。

 

试听曲目:

生命の奇跡 – Libera

caresse sur l'ocean – LesPetits Chanteurs de Saint-Marc

纯音乐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13512562/

 

 


评论
热度 ( 103 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祈心 | Powered by LOFTER